三、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师素质
1. 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的专业设置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在2016-2017学年新增新产业和新业态,更加关注民生需求。根据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和千阳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社会培训则侧重家政服务,烹饪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专业设置实现了动态调整与结构优化,专业与当地产业进一步贴近,在适应的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及服务民生领域等方面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加强规范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学校坚持以“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着力规范教育管理,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各专业课程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随着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学校及时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更有利于学校管理,明确了各处室岗位职责,完善了教师月考核细则、学期、年度考核办法、教师请假制度、职称评审考核办法、绩效工资考核细则、评优树模及“三好学生”评比等一系列关系到师生切身利益和敏感问题的操作办法,把校务公开做透做实。为了便于学生管理,学校修订完善了《学生管理制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中职生礼仪常规》、《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值周班级岗位职责》、《班主任周工作考核细则》、《校园环境卫生打扫及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规范要求》等,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健全、详尽,各类学生管理计划安排总结齐全、规范,特异体质学生、困难家庭学生、三残学生等信息记录明确。学校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把原有的《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奖惩制度》、《作业教案检查制度》进行完善修定,出台了《千阳县职业中专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专业组(教研组)长岗位职责》、《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在教育管理中,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教育,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达标要求,制订了学生四项能力达标要求,即每位学生在校学习一学期后,第二学期进行普通话水平达标测试、计算机能力达标测试;第四学期进行体质达标测试。专业班学生每学期要进行专业技能星级达标,学生各项测试达标合格后,方能毕业,学校才予以就业安置。由于各项达标测试活动的严格持续开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为学生就业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三)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分专业开展技能培训、业务进修、学历提高,各专任教师均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岗位培训、企业实践、骨干教师等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校长5年一次,应培训2,实际培训2,完成率100%。教师公需课年培训24课时,应培训78人,实际培训78人,完成率100%。专业课教师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培训7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比率为15.9%。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12人,年平均实践时间为2个月。培训经费支出,年公用经费1055000元,继续教育培训支出37350元,占公用经费比率为3.5%
四、拓宽办学思路,强化工学结合
千阳职业中专坚持“立德树人、精技强能”的办学理念,秉承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切实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把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按照“服务学生,沟通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定位,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方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合作办学形式。
从今年2月-9月,学校先后组织学生赴陕西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浙江海信空调公司、昆山淳华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工学结合实习,实习学生累计接近400人。通过岗位工作的实践,检验、巩固并加深对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适应了企业生活,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为今后顺利就业以及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工学结合实习期间都有工作报酬,学生在宝鸡地区的实习工资一般为2000-3200元,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为3000-5500元。贫困学生参加工学结合实习为很多贫困家庭在短期内实现了脱贫,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